欢迎来到吉林省华博科技工业有限公司网站!
咨询热线

13009129951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

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

更新时间:2009-04-08  |  点击率:2853

前 言
    GB/T 1634((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》分为三个部分:
    — 第 1部分:通用试验方法;
    — 第 2部分:塑料、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;
    — 第 3部分: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。
    本部分为GB/T 1634的第 3部分。
    本部分等同采用 ISO 75-3:2003《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3部分: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叉
(英文版)。
    本部分等同翻译 ISO 75-3:2003,在技术内容上*相同。
    为便于使用,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:
    a) 把“本标准”一词改为“本标准”或“GB/T 1634",把“ISO 75的本部分”改成“GB/T 1634
        的本部分”或“本部分,’;
    b) 删除了ISO 75-3:2003的前言、引言和参考文献;
    C) 增加了国家标准的前言;
    d) 把“规范性引用文件”一章所列的 ISO 75-1:2003用对应的等同采用该文件的我国国家标准
        代 替。
    本部分的前一版为 GB/T 1634-1979(1989年确认)《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(简称热变形温度)
试验方法》。与前版相比,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:
    1、更改了标准名称,增加了目次和前言;
    2、增设了“规范性引用文件”、“术语和定义”、“原理”和“精密度”四章,引人了若干新的术语、定义
和符号;
    3、把试样放置方式由“侧立”改为“平放,’;
    4,跨度L由100 mm固定值改为在60 mm-210 mm之间选定,并与试样厚度h存在下述关
系 :L= (30h土1)mm;
    5、对试样施加的弯曲应力值不是从固定的两种中选取,而是按受试材料初始(室温)弯曲模量的
1/1000计算得出;
    6、标准挠度值不是由标准附表中查出,而是只能由GB/T 1634. 1-2004/ISO 75-1:2003的公式
(5)计算得到;
    7、对试样尺寸有特殊要求;
    8、对“范围”、“设备”、“试样”、“状态调节”、“操作步骤”、“结果表示”、“试验报告”等章节内容的其
他修改和补充见GB/T 1634. 1-2004,
    本部分与GB/T 1634的第 1部分及第2部分共同代替国家标准GB/T 1634-19790989确认)((塑
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(简称热变形温度)试验方法》。
    本部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
   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产品分会(TC 15/SC 4)归口。
   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: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。
   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:北京玻璃钢设计研究院、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、四川东方绝缘材料厂、天马集
团常州 253厂、北京化工研究院、扬州化工厂、承德试验机总厂。

GB/T 1634.3-2004/ISO 75-3:2003
本部分起草人:王永明、宋桂荣。
本标准发布时间为1979年。
本部分委托 中蓝晨光化工 研究院负责解 释。

  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
第 3部分: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
范 围
    GB/T 1634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方法。所用的弯曲应力
如GB/T 1634. 2一样是不固定的,而是受试材料初始(室温)弯曲模量的若干分之一(1/1000)。这样使
本方法能适用于弯曲模量范围宽的材料。
    其他信息见GB/T 1634.1-2004的第1章。
2 规范性引用文件
   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GB/T 163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
件,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(不包括勘误的内容)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,然而,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
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版本。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版本适用于本
部分 。
    GB/T 1634.1-2004 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 1部分:通用试验方法(ISO 75-1:2003,
IDT)
    ISO 178:2001 塑料 弯曲性能的测定
    ISO 295:= ' 塑料 热固性塑料压塑试样
    ISO 1268-4:-" 纤维增强塑料 试板制备方法 第4部分:预浸料坯成型
    ISO 2818:1994 塑料 机械加工制备试样
    ISO 10724-1:1998 塑料 热固性粉状模塑料注塑试样(PMCs) 第 1部分: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
样的制备
    ISO 14125:1998 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 弯曲性能的测定
术 语和定义
GB/T 1634. 1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。
4 原理
见GB/T 1634.1-2004中的第 4章.
设备
5.1 产生弯曲应力的装It
    见GB/T 1634.1-2004中的5. 1,
    跨度(支座与试样两条接触线之间距离)应按公式 L= (30h士D mm设定,式中的h为试样厚度,以
mm为单位。
5.2 加热装皿
    见 GB/T 1634.1-2004中的 5.2.
1) 即将出版(对ISO 295:1991的修订版)。
2) 即将出版。

GB/T 1634.3-2004/ISO 75-3:2003
5.3 硅码
    见 GB/T 1634.1-2004中的5.3.
54 温度测t仪器
    见 GB/T 1634. 1-2004中的5.4.
5.5 挠度测f仪器
    见 GB/T 1634.1-2004中的 5.5.
6 试样
6.1 概述
    见GB/T 1634.1-2004中的6.1.
6.2 形状和尺寸
    见 GB/T 1634.1-2004中的6.2
    试样应具有如下尺寸:长度 L:比跨度至少长 10 mm;宽度b;9.8 mm-12.8 mmi厚度 h:2.0 m。一
7. 0 mm.
6.3 试样检查
    见 GB/T 1634.1-2004中的6.3.
6.4 试样数f
    见GB/T 1634.1-2004中的6.4.
65 试样制备
    应按 ISO 295,ISO 10724-1:1998或ISO 1268-4(及ISO 2818:1994如果适用的话)或按有关方面协
议制备试样。
    应确保全部切削面都尽可能平滑,并确保任何不可避免的机加工痕迹都顺着长轴方向。
    压塑试样时,试样宽度应垂直于模塑力的方向。对于片材,试样厚度(通常为片材厚度)应在
2 mm- 7 mm范围内。对于厚度超过 7 mm的样品,应通过单面机加工将厚度减少到 7 mm。如果试样
的两个面不同,则应在试验报告中报告机加工的表面。
    鉴于要求跨度为试样厚度的30倍(见 5.1),故其可以为60 mm至210 mm间的任一距离。某些试
验机只具有 100 mm的固定跨度,因此仅可使用厚度等于或小于 3 mm的试样。如果试样厚度大于
3 mm,可用机加工减薄。如前所述,如果试样两面不同,则仅在一面进行机加工,并在试验报告中报告
机加工的表面。
    注:绝大多数增强的热固性层压材料都是各向异性的,机加工可能明显地改变其性能。
6.6 退火
    由于模塑条件变化导致的试验结果差异,可通过试验前把试样退火使差异减少到zui低。由于不同
材料要求不同的退火条件,因此,若需要退火时,只能使用材料标准规定或有关方面商定的退火程序。
7 状态调节
见 GB/T 1634. 1-2004的第 7章。
操作步骤
8. 1 施加力的计算
    见 GB/T 1634. 1-2004中的 8.1
    应使施加力所产生的弯曲应力。f等于材料室温弯曲模量值的1/1 000。该模量值可按照ISO 178:
2001或 ISO 14125:1998测定或由生产厂给出。
    注:还可使用另一种方法确定施加的力。即把使试样产生相当于弯曲应变增量值 △e, = 0. 1%的挠度[见

        GB/T 1634.1-2004中的公式(5)]所孺的力作为应施加的力。此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明确知道确定施加的力
        所用的弯曲模盆.
82 加热装里的起始温度
    见 GB/T 1634. 1-2004中的8.2.
8.3 测f
    见GB/T 1634.1-2004中的8.3.
    把两支座间跨度L调节到试样厚度的 30倍(士1 mm)。把试样按平放方式放置在两支座上。施加
计算好的力(见 8.1),以便给出所要求的弯曲应力。
    按照GB/T 1634.1-2004中的公式((5),使用弯曲应变增量值DE,二。.2%计算标准挠度△:。
    记录样条初始挠度增量达到标准挠度时的温度,此温度即为其负荷变形温度。如果单个试验结果
相差 50C以上,则应重新进行试验。
9 结果表示
见 GB/T 1634.1-2004中的第 9章。
精密度
见 GB/T 1634.1-2004中的第 10章 。
11 试验报告
见 GB/T 1634.1-2004中的第 11章。
省略第 h)项,并把第 1)项修改如下:
1) 所用弯曲应力,并说明该弯曲应力是使用初始(室温)弯曲模量计算的,还是用对应于弯曲应变
    差等于 。1%的初始挠度测定的;
另外,补充下列附加信息:
1) 如果必须用机加工减少试样厚度时,机加工的表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