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细管流变仪作为精密测试设备,其维护保养需兼顾日常清洁、部件检查、校准、环境控制和应急处理。以下是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与测试精度的核心措施:
日常清洁与防残留处理
即时清理:每次测试后立即用四氢呋喃等溶剂清洗料筒和毛细管,避免聚合物残留固化。对于高黏度材料,需采用热清洗或低黏度树脂(如LDPE)冲洗。
深度清洁:每月拆卸毛细管口模,用超声清洗仪处理10分钟,去除微小沉积物。料筒内部需用专用毛刷配合溶剂清洁,防止划伤内壁。
防腐蚀措施:对于含卤素或强极性溶剂的测试,需在清洗后立即用去离子水冲洗,并烘干以避免腐蚀。
关键部件的周期性检查与更换
压力与温度传感器:每周检查压力传感器零点漂移,每月验证温度传感器精度(误差≤±0.2℃)。若发现传感器响应迟缓或数据波动,需立即更换。
密封件与硅胶管:每季度更换磨损的密封圈和硅胶管,防止因老化导致的泄漏。更换时需涂抹耐高温硅脂以确保密封性。
泵系统维护:每月检查蠕动泵管磨损情况,若发现管壁变薄或裂纹需立即更换。泵的传动部件需每半年润滑一次,使用专用耐高温润滑脂。
校准与精度验证
压力校准:每季度用标准压力计校准设备,确保压力测量误差≤±0.5%。校准时需覆盖设备全量程范围,并记录校准曲线。
温度校准:每月用标准温度计验证加热模块精度,重点检查温度梯度分布(误差≤±0.5℃)。对于高精度测试,需在测试前预热30分钟以稳定温度。
流变参数验证:每半年用标准流体(如硅油)验证设备剪切速率和黏度测量精度,确保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。
环境与存放管理
温湿度控制:设备应置于温度20℃±2℃、湿度≤60%的环境中。若环境湿度过高,需配置除湿机以防止电子元件受潮。
防尘与防震:设备需配备防尘罩,避免灰尘进入光学或电子部件。安装时需使用减震垫,远离振动源(如离心机、压缩机)。
长期存放:若设备停用超过1个月,需断电并清洁后存放。存放环境需干燥、通风,并定期通电检查以防止部件老化。
应急处理与故障排查
熔体泄漏:若发生泄漏,立即切断电源并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初期火情。检查加热模块和密封件,必要时更换损坏部件。
数据异常:若测试数据出现台阶状跳变,需检查A/D板信号干扰(如接地不良)或蠕动泵管老化。同步检查软件参数设置,确保与测试条件匹配。
机械故障:柱塞杆运动卡滞时,需检查上下限位开关位置,清理导轨杂物并润滑。若加热模块不升温,需检测加热元件阻值(正常值±5%)及固态继电器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