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细管流变仪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吸样异常、压力异常、设备运行不稳定等故障,可通过故障定位、部件检查、针对性修复的3步法快速恢复生产,以下是具体分析:
第一步:故障现象定位
明确故障类型是快速排除问题的前提,常见故障可分为以下三类:
吸样异常
现象:吸不上样、吸样量不足或无法测出结果。
可能原因:管道系统堵塞、压力传感器故障、水柱堵塞气路。
示例:某实验室流变仪吸样量不足,检查发现通向压力传感器的硅胶管内存在水柱,导致压力传感器失灵。
压力异常
现象:平衡排气泡压力无法上升、压力波动大。
可能原因:电磁阀漏气、硅胶管破损、压力传感器或放大器故障。
示例:某企业流变仪平衡排气泡压力极慢,检查发现3号电磁阀未压紧硅胶管,导致漏气。
设备运行不稳定
现象:蠕动泵转动异常、测试时死机或不出数值。
可能原因:蠕动泵组件磨损、泵管过紧、测试板故障。
示例:某医院流变仪测试时死机,检查发现中心轴位置偏移且测试板损坏。
第二步:关键部件检查
根据故障类型,重点检查以下核心部件:
管道与气路系统
检查测量管道是否堵塞(如用注射器从阀门入口抽吸)。
确认硅胶管是否破损或过紧(如蠕动泵泵管磨损导致液体循环中断)。
验证压力传感器连接是否正常(如检查硅胶管内是否有水柱)。
电磁阀与气动部件
通过系统维修菜单检测电磁阀动作(如点击各阀观察硅胶管压紧情况)。
检查电磁阀螺丝是否松动(如3号阀漏气导致压力无法上升)。
机械与电子部件
检查蠕动泵组件是否磨损(如四个小轮厚度磨损超75%需更换)。
验证测试板或中心轴位置(如重新装放定心罩或更换测试板)。
第三步:针对性修复与验证
根据检查结果,采取以下修复措施:
清理与疏通
清洗管道系统(如用注射器反复抽吸排除堵塞)。
排除气路水柱(如拆下硅胶管甩出水柱后重新安装)。
疏通测样槽微孔(如轻取切液锥后用细针疏通)。
更换与调整
更换磨损部件(如蠕动泵组件、电磁阀、测试板)。
调整泵管松紧度(如放松过紧的泵管以恢复蠕动泵正常运转)。
紧固电磁阀螺丝(如拧紧3号阀螺丝解决漏气问题)。
软件与参数重置
重新设置吸样时间(如通过系统菜单增大吸样时间)。
校准压力传感器(如进入故障诊断菜单检查传感器初始值)。
恢复设备默认参数(如重置测试板或中心轴位置)。
毛细管流变仪预防性维护建议
日常清洁:每次使用后清洗管道,避免蛋白质或血液凝固堵塞。
定期检查:每月检查硅胶管、电磁阀和蠕动泵组件磨损情况。
操作规范:严格按照说明书装放样品,避免中心轴位置偏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