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料冲击性能小试样试验方法
Plastics-Determination of impact properties
by use of small specimens
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使用简支梁冲击试验机,用小试样测定塑料冲击性能的方法。
本标准适用于硬质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。
本标准通常不适用于增强塑料。
引用标准
GB 1039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
GB 1043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
GB 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
术语
GB 1043 所给出的术语适用本标准。
设备
冲击试验机按GB 1043中的要求。冲击能量规定在4J以下。
试样
.试样尺寸及支撑线间的距离见表1:
表1 试样尺寸及支撑线间距离
长度t 宽度b 厚度d
支撑线间距离L
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墓本尺寸 极限偏差
40 3 2 士0.2 20
士1 士0.2
5.2 试样的缺口类型和缺口尺寸
5.2.1 缺口类型和缺口尺寸见表 2:GB/T 16420一 1996
m m
表 2 缺口类型和缺口尺寸
缺口底部圆弧半径r 缺口宽度 n
缺口类型 缺口剩余厚度么
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
A
0. 8d 0.25 士0. 05
B
0. 8d 1.0 士0.05
C
2/3d G 0. 1 0.8 士 0.1
5.2.2 A型缺口的形状和尺寸见图 t
45,士 r
图 1 A型试样
l一试样长度;d一试样厚度;一 缺口底部半径;
b一试样宽度;叭一试样缺口剩余厚度
5.2.3 B型缺口的形状和尺寸见图2.
45.士 1.
图 2 B型试样
l一试样长度以一试样厚度;r-缺口底部半径,
b-试样宽度;姚一试样缺口剩余厚度。
5. 2.4 C型缺口的形状和尺寸见图3,
图 3 C型试样
1一试样长度;d一试样厚度;。一缺口宽度;r一缺口底角半径;
b一试样宽度;d,一试样缺口剩余厚度
5.3 试样选择
硬质脆性材料采用无缺口试样,其他材料采用缺口试样,推荐缺口类型为A型。
5.4 试样制备及要求
5.4.1 试样制备和外观检查按 GB 1039规定进行。
5.4.2 试样缺口可在铣床、刨床或缺口加工机上加工。加工刀具应无倾角,刀刃工作后角为 150-
20'.
5.4.3刀尖线速度90^-185 m/min,给进速度为10^-130 mm/min,
5.4.4 每一加工刀具在加工500个缺口后应检查刀刃的锐度,如果半径和外形不在规定范围内时,应
更换刀具 。
5.5 试样数量
每组试祥不少于10个。
6 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
按GB 2918规定进行。
7 试验步骤
7.1 测量试样中部的宽度和厚度,至 。. 01 mm。缺口试样应测量缺口处剩余厚度,测量时应在缺
口两端各测一次,取其算术平均值。
7.2 根据试样破坏所需的能量选择摆锤,使消耗的能量在摆锤总能量的 10 % 85%范围内。
7.3 调节支撑线间距离为 20 mm.
74 抬起并锁住摆锤,将试样放置在两支撑块上,试样支撑面紧贴在支撑块上,使冲击刀刃对准试样中
心。缺口试样刀刃对准缺口背向的中心位置。
了.5 平稳释放摆锤,从度盘上读取试样吸收的冲击能量。
76试样无破坏的冲击值不取值,试样*破坏或部分破坏的可以取值。
8 结果计算和表示
8.1 无缺口试样简支梁冲击强度a(kJ/m"-),按式((1)计算:
A,X1o3 ·? ,··。..············? ? (1)
. a
式中:A- 试样吸收的冲击能量.J;
b— 试样宽度,mm;
d— 试样厚度,mm,
2 缺口试祥简支梁冲击强度ak(kJ/m'),按式(2)计算:
Ak
....·............····.·..·.···? ? (2 )
ak= - x 10,
b .a4
式 中:Ak— 缺 口试样吸收的冲击能量,J;
b— 试样宽度,mm;
dk— 缺口试样缺口处剩余厚度,mm,
试验结果以一组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,取二位有效数字。
:.:若要求标准偏差,按式(3)计算:
..? ,。.,...·.....···...??〔3)
、nI y(zi - X)z
v 砚 — i
式中::— 标准偏差;
z;— 单个测定值;
z— 一组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;
n— 测定值个数。
试验报告
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:
a 注明按本国家标准;
b. 材料名称、规格、来源及生产厂;
c. 试样尺寸、缺口类型及制备方法;
d. 试验环境温度、湿度及试样状态调节;
e 缺口或无缺口试样冲击强度的算术平均值;
f.试样破坏百分率;
9. 试验人员、试验 日期。
附加说明:
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。
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理力学试验方法分会归口。
本标准由上海市塑料研究所负责起草。
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德余、吕皓明。
本标准主要参加单位:上海工程塑料应用开发中心、上海材料研究所、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、浙江省
塑料研究所、国防科学技术大学、上海天山塑料厂。